第一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百零九章 献俘仪式(第1页)

八月十五。

天还未亮,宣德门前已是灯火通明,入内内侍省、枢密院、御史台、礼仪院、太常礼院各司其职,正在紧急搭建献俘仪式的现场。

入内内侍省负责布置宣德门门楼前楹的御帷,以及庆典当天所用的御座。

当然,御座是现成的,只需要从内朝抬至宣德门门楼即可。

在场的各个机构中,入内内侍省的工作,无疑是最轻松的。

最忙的当属礼仪院院,他们不仅要划分好各部门的位次,还要负责检阅献俘仪式所需的礼乐。

同时,他们还得培训参加献俘仪式的俘虏,免得俘虏们出了什么岔子。

如果献俘仪式出现问题,最先受苛责的必是礼仪院。

好在礼仪院知院李维,本身便是遍览群书的大家,十岁,能咏古乐府、诵史诗百余篇,尚未及冠,就能遍读九经,尽通其义。

论儒学造诣,李维丝毫不输后周时期的大儒张昭。

少顷。

晨光微熹,现场的搭建工作也迎来了尾声,没过多久,朝中文武百官便相继来到宣德门前。

按照献俘礼,朝中文武百官及诸方使节当一如大朝会时的班序,分立东西二班。

然后,由枢密院长官或者次官,立于中间,站在枢密院正副使身后的便是参与献俘的将校官。

站在将校官之后的便是俘虏。

各班次就绪后,天子以常服从内东门而出,诸官依次迎驾,最终,天子升御座,与楼下百官正式见面。

百官横行向北,三拜天子,由宰相引领百官上奏‘圣躬万福’,如此反复三次,礼毕。

百官归位,献俘仪式正式开始。

其后,由翰林学士立于城楼南面,宣昭此次战事胜利,以及被俘人员的身份、罪责等。

此谓,昭告天下之意。

既能宣示大宋武德充沛,又能震慑宵小。

宣诏完毕,由枢密院正副使领衔,在礼仪院的引导下,将校官和俘虏先后登场。

并且,天子将会当场给被俘者定罪,或是就刑,或是释放。

受刑者,当即押送至法场受刑,释放者则现场三拜谢恩。

至此,献俘仪式大体结束。

最后,百官称贺,三拜天子,枢密院奏称‘礼毕’,百官送别,天子乘舆回内朝。

其实,若是按照礼仪院的奏请,献俘仪式还要更加繁复。

经过祭宗庙、宜太社、告武成王庙、师奏凯旋等等一系列的礼仪,最终才会来到宣德门举行献俘仪式。

如果按照礼仪院的设计,这一通下来,至少大半天去了。

李杰嫌礼仪太过繁琐,索性直接跨过前置,一步到位,直接从宣德门开始。

不仅如此,李杰还下诏礼仪院,如果以后仍然举办献俘仪式,当以此次为例。

依照这次的规制来办,李杰只需要在宣德门楼上的御座露面即可,剩下的事自然有别人去做。

省心!

并且,这么做也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

献俘仪式的本质是为了宣扬大宋威仪,只要大宋一直能够保持强盛,礼仪简单一点,也不会影响最终成效。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如果拳头不够硬,献俘仪式办的再怎么盛大,也无法威慑他人。

天色大亮。

热门小说推荐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